这篇文章无关技术,写的目的有两个:
- 19年已经过去了2/3,回顾一下19年到目前为止的得失,总结复盘,使得自己更好的完成19年初定的目标
- 反省一下最近几个月自己焦虑的心态,引以为戒,调整心态,避免以后再次发生这样的事情
半年度回顾
年初既定目标完成情况
- leetcode:从0开始,进入10000名,持续整理的刷题笔记,产出10篇相关的心得体会
- 目前13000名,距离目标还差3000名
- 持续进行笔记整理中LeetCode+校招真题分析
- 只有一篇心得体会:
DynamicProgramming动态规划整理
- 学习两门新语言
- 整理python常用工具,真正做到高复用,高可用
- 3篇深度学习全新技术的理解:
- transform的理解
- RCNN
- 待完成
- 10种熟悉的机器学习算法的深刻理解+源码分析:
- 进展0
得失
leetcode部分是从5月份开始启动的,进展的一般,现在也逐步进入了每周3题-5题的水平,整体上来看,完成年初的目标没有多大问题。
得:收获还是比较大的:熟悉了基础的数据结构:比如栈堆、hash表、树、列表、队列,也学会了很多小技巧,比如dp、贪心、双指针、链表、回溯等,确实在工作中对代码质量有一定的提升;
失:能力还远远不够,还不能快速写出状态转移方程,遇到题目还是只会第一反应回溯,树还很生疏,各种排序还是不能拿过来1分钟之内写出来,还是需要多看多练,不够熟练。
语言方向上也是一直稳步提升,整体上来看,完成年初的目标没有多大问题。
得:Java真有意思,C++写小游戏真好玩
失:学习效率有点低,目前占据了大量的时间,希望后期能够优化
python部分,感觉有点小超额完成,还是很开心的,尤其是加入了PyTricks这个项目。
得:学的很nice,该做的都做了给自己点个赞
失:对协程还是理解不够,需要进一步加强,可以设置为2020年的既定目标
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,这个做的很差,Q4要着重去看下:
得:几乎没有
失:思维过于狭隘,只是抱着能用就行,先上线后优化的思想,每次遇到新的任务都采取了非常保守的策略及方法,速度效果都是可以达到baseline,但是没有任何深度上的提升,这个很危险
谈谈焦虑
其实,这一年以来,我已经花费了绝大多数私人时间在自己的能力提升上,为此我甚至放弃了WOW怀旧服的工会邀请,但是在日常工作中还是被各种负能量影响着,每天都过的特别焦虑。
- 各种公众号上Ai工程师三个月40万入门培训;
- 各路Hr,猎头的疯狂邀约,最高的达到了13万刀的Facebook的offer,最差的也有月薪5000的助理算法工程师的邀约;
- 身边的同事整天被各种大厂拒绝的死去活来,甚至连简历都过不了;
- 身边的各种朋友发着阿里的周年庆,拼多多的年度盛典;
- 认识的大佬一年换了三个公司最后入职阿里负责整个算法后台,也有另外的大佬因为部门裁撤连房贷都没有钱去还;
- 工作项目的各种变动,带着一个自己都不清楚明天会怎么样的团队步履蹒跚的前进着
- 生活上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的发生
《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:你的同龄人,正在抛弃你》、《北京,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》、《第一批Ai工程师已经财富自由》这种垃圾文章在朋友圈,微信群,钉钉群,各种地方无孔不入,肆意蔓延,有时候我尽可能不去看不去点,但是真的是到处都是,到处都有。
我之前一直在想到底是什么导致我每天过的非常紧凑努力的生活中,依然认为自己很垃圾,认为自己不够尽力,认为自己很差劲;看到认识的朋友抱怨自己明明有很好的学校,很不错的背景,很强的代码能力,很不错的算法知识,但是还是一个offer都拿不到。我一直在想为什么?为什么会这样。
这个中秋节,我没有写什么代码,也没有看什么算法,不去关心谁跳槽去了哪拿了多高的工资,不在意哪个项目是否抛出了bug,我想我有点想通了一个道理:可能不是所有事情的增益都是线性的,因为一开始就给自己背上了沉重的包袱,当你真正开始着手的时候,你会倍感压力,你想快点去做,快点达到自己想要的,完成了就有收获。其实,不然。
警醒一下自己,我们都是普通人,把普通的事情做好,已经很不普通了,不可以再被周边的环境所影响。
你背单词时,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;
你算数学时,太平洋彼岸的海鸥振翅掠过城市上空;
你晚自习时,极圈中的夜空散漫了五彩斑斓。
但是少年你别着急, 在你为自己未来踏踏实实地努力时,那些你感觉从来不会看到的景色,那些你觉得终生不会遇到的人, 正一步一步向你走来。
这次,没有链接。